面對AI時代的高用電量需求,全球高度關注數據中心的減碳解方。根據國際能源署(IEA)的最新報告《World Energy Outlook 2024》,全球數據中心的用電量現已達到3,400億度電(340 TWh),IEA預估,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裝置容量需求將再成長兩倍,用電也會再增加。臺達此次由美洲區ESG 主管劉正寅代表,分享臺達能為AI數據中心提供從電網到芯片(From Grid To Chip)的全方位電源及散熱方案,有助于改善整體能耗表現。除了AI數據中心的節能解決方案,也提及臺達一路走來推動綠色建筑實績、美洲區總部LEED零能耗(Zero Energy)凈零建筑,以及協助高雄那瑪夏民權小學災后重建,并獲亞洲校園首座LEED零能耗認證等案例,展現臺達在凈零與韌性建筑上的努力,讓關心氣候議題的各界了解相關技術的演進與挑戰。
今年攜手世界兩大權威建筑師學會—美國建筑師協會(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, AIA)與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(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, RIBA)一同參與,另也與不遺余力推動“建筑突破倡議(Building Breakthrough)”的國際規范委員會(International Code Council, ICC),共同討論如何通過技術、政策、標章與創新合作,實現凈零與韌性建筑。美國建筑師協會院士Illya Azaroff指出,建筑的韌性設計不僅保護人類的安全,亦帶來長期價值,舉例來說,投資韌性設計1美元,可減少6美元的災后成本。英國推動“凈零碳建筑標準”的皇家建筑師學會共同主席Mina Hasman則強調,政府扮演推動市場的關鍵角色,設定具企圖心的目標,有助于政策落地,但通過與民間共享知識與專業,更可能跨越國界朝凈零邁進。